1、隴核1號(隴南15)
由甘肅省成縣林業局和生瑞園林科技示范場從當地實生優樹中選出。2009年通過甘肅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。樹勢旺,樹姿開張。樹冠圓頭形。雌先型,一般頂芽結實,結果枝65%以上,坐果率90%以上,豐產。三果及多果率高,嫁接后3—4年結果,堅果圓形,外形美觀,堅果重16.8g,縫合線緊密,內隔膜退化,可取整仁,出仁率54%,仁色淺黃,風味香甜,無澀味。該品種樹勢強健,抗旱耐瘠薄,對土壤要求不嚴。果實早熟,對黑斑病抵抗能力強。果型大而美觀,核仁品質好,豐產性強,適宜華北、西北、東北南部地區發展。
2、 隴核2號(755)
由成縣林業局和成縣生瑞園林科技示范場從引進材料中選出。2009年通過甘肅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。樹勢中庸,樹姿半開張,樹冠圓頭形,分枝力強,雌先型。早熟豐產,大小年不明顯,堅果圓形,殼面光滑,縱、橫、側徑平均3.42cm,堅果11.6g,縫合線微隆起,縫合線緊密,殼厚1mm。內褶壁膜質或退化,可取整仁。核仁充實飽滿,黃白色,出仁率59.7%。風味好,品質好。該品種果枝率和坐果率高,連續豐產性極強,堅果品質優良,適應性好,抗寒耐旱,適宜于北方核桃產區栽培。
3、 香玲
由山東省果樹研究所經人工雜交選育而成。1989年定名。主要在山東、河南、山西、陜西、河北等地栽培。 樹勢中庸,樹姿直立,樹冠半圓形,分枝力較強。嫁接后2年開始形成混合芽,雄花3~4年后出現。雄先型,中熟品種,果枝率85.7%,側生果枝率81.7%,每果樹平均坐果1.4個。堅果卵圓形,基部平,果頂微尖。中等大,縱徑、橫徑、側徑平均3.3cm,堅果重12.2g。殼面較光滑,縫合線平,不易開裂,殼厚0.9mm左右。內褶壁退化,橫隔膜膜質,易取整仁。核仁充實飽滿,出仁率65.4%。核仁乳黃顏色,味香而不澀。該品種適應性較強,盛果期產量較高,大小年不明顯。堅果光滑美觀,品種上等,尤宜帶殼銷售或作生食用。較抗寒、耐旱,抗病性較差。適宜在山丘土層較厚和平原林糧間作栽培。
4、清香
產地日本,由日本清水直江從晚實核桃的實生群體中選出。1948年定名。 樹勢中庸,樹姿半開張。幼樹期生長較旺,結果后樹勢穩定。雄先型,晚熟品種。一般僅頂芽能夠結實,結果枝60%以上,連續結果能力強,坐果率85%以上,豐產。發枝率1:2.3,雙果率高。豐產性強,嫁接后3年結果,5年豐產,畝產堅果278kg。堅果橢圓形,外形美觀,堅果重14.3g??p合線緊密,極耐漂洗,殼厚1.0mm,內隔膜退化,可取整仁,出仁率53%左右,仁飽滿,色淺黃,風味香甜,無澀味。 該品種樹勢強健,抗旱耐瘠薄,對土壤要求不嚴。開花晚,抗晚霜。中熟品種。對炭疽病、黑斑病抵抗能力較強。果型大而美觀,核仁品質好,豐產性強。適宜華北、西北、東北南部及西南部分地區大面積發展。
4、 中林1號
由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經人工雜交培育而成。1989年定名?,F在河南、山西、陜西、四川、湖北等地栽培。樹勢較強,樹姿較直立,樹冠橢圓形,分枝力強,豐產性強。雌先型,中熟品種。側生混合芽率90%,每果枝平均坐果1.39個。豐產,高接在15年生砧木上第3年最高株產10kg。堅果圓形,果基圓,果頂扁圓??v徑、橫徑、側徑平均3.38cm,堅果重14g。殼面比較粗糙,縫合線兩側有較深麻點;縫合線中寬凸起,頂有小尖,結合緊密,殼厚1.0mm。內褶壁略延伸,膜質,橫隔膜膜質,可取整仁或1/2仁,出仁率54%。核仁充實飽滿,仁乳黃顏色,風味好。
該品種生長勢較強,生長迅速,豐產潛力大,堅果品質中等,適生能力較強,殼有強度,耐清洗、漂白及運輸,尤宜作加工品種。適宜在肥水條件較好的地方栽培。
6、 遼核4號
由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經人工雜交選育而成。1990年定名。目前已在遼寧、河南、山西、陜西、河北、山東等地大量栽培。樹勢中庸,樹姿直立或半開張,樹冠圓頭形,分枝力強。雄先型,晚熟品種。側生混合芽率90%,每果枝平均坐果1.5個,豐產性強,8年生平均株產6.9kg,最高達9.0kg。大小年不明顯。堅果圓形,果基圓,果頂圓并微尖??v徑、橫徑、側徑平均3.37cm,堅果重11.4g。殼面光滑美觀,縫合線平或微隆起,結合緊密,殼厚0.9mm。內褶壁膜質或退化,可取整仁。核仁充實飽滿,黃白色,出仁率59.7%。風味好,品質好。該品種果枝率和坐果率高,連續豐產性強,堅果品質優良??购?、耐旱,適宜在北方核桃栽培區發展。
成縣興豐農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